上周五,在全市成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动员会上提出,2019年全市22个区(市)县各确定1个建制街道片区化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仙桥街道正是其中一员。最新的消息显示,在2019年底之前,二仙桥街办内所有点位完成四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到2020年生活垃圾减量20%(餐厨垃圾为主)。
数据显示,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23%,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已累计达126万户。
11月26日,艺术家在成都太古里商圈打造了一个全部由回收纸或环保纸等环保材料制作的公共互动装置——“气泡森林”,将未来城市“穿越时空”展现于漫广场和里巷之中,用环保纸制装置结合声光影及气味,造就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如梦森林,让参观者进入了一场时光的梦影里,探索城市与生活的理想样本。
11月21日上午,由成都市武侯区精神文明办公室、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马家河小学承办的“一木环保”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武侯区马家河小学举行。
截至2019年11月,全省18市110余个县(区)启动了“一木环保”公益行动,约4000所学校开展环保主题捐书活动,500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回收废旧书本超过4000吨。经过生产部门的加工,这些废旧书本的再生相当于少砍伐了约80000棵树木。今年,新华文轩将回收旧书本的700万元公益资金全部捐赠给了四川各地组委会,用于当地中小学环保教育及教育扶贫公益事业。
今年以来,成都制定了《成都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部署了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气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
11月28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1629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6.48%,中心城区(5+2)区域达91.51%。
据红星新闻报道,正在建设的“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工地运用科技手段,首创环境监测及降尘除霾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入云服务器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超标项目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直到环境指标达到优良为止。
“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测控制,使用也很方便,作为一种工地扬尘治理的创新手段,通过这套系统可以有效的控制粉尘,降低粉尘浓度,改善施工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谈道。
在现场,25个塔吊喷淋,8个雾炮机,工地周边的围挡喷淋,移动洒水车等降尘设备应有尽有。在热火朝天的工地,施工方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做到绿色环保施工,进一步减少工地的扬尘污染对成都空气质量的影响。
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