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坛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27
 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为贯彻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热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决策部署,为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促进新疆地区的清洁供暖工作,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新疆尔自治

  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为贯彻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热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决策部署,为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促进新疆地区的清洁供暖工作,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新疆尔自治区城镇供热协会定于11月24日在乌鲁木齐市共同举办“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坛”。具体事项通知内容如下:

  2017年11月23日报到、11月24日论坛召开、11月25日上午参观(参观内容详见附件),25日下午返程。

  (一)正确解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

  (二)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国能源结构与安全、低碳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北方地区清洁供热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论坛将邀请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天津大学马一太教授、北京市热力集团刘荣副总经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徐伟院长以及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捷克商会等中外专家进行专题演讲,还将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供暖市场和技术,进行专题交流。

  乌鲁木齐锦江国际酒店(酒店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安居南路802号,电话)。

  凡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或新疆尔自治区城镇供热协会会员在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期间报名参加论坛,会务费: 1000元/人(含会议室租金、资料费、餐费),11月16日至11月22日报名参加论坛,会务费1500元/人。

  1、在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官网上直接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操作流程见附件),协会网站地址:。

  请参加论坛人员于2017年11月15日前将会务费汇至协会账号,并注明“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坛”。请将开票信息在协会网站上报名时一起提交,或者发送电子邮件时一起提交,否则协会无法正常开具发票。

  乌鲁木齐高铁枢纽新能源弃风供热锅炉房是乌鲁木齐市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采用政府+企业自筹资金建设。2016年建设并投入运营,配置有6台8兆瓦电极热水锅炉,一期供热面积43万平方米,它只在夜晚利用低谷时的电能,加热9个总容量为9277立方米的蓄热罐蓄积热能并为建筑供热,白天锅炉停止加热,完全使用夜晚蓄积的热能。该蓄热罐还能做到冬季蓄热夏季蓄冷,是一个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锅炉房。

  咖啡、奶茶、复古风的工业文明装饰、柔和浪漫的灯光……当你进入乌鲁木齐高铁枢纽新能源弃风供热锅炉房你就会感受到一股轻松、舒适、休闲的文化气息,完全颠覆了你对传统锅炉房的认知。

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坛(图1)

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坛(图2)

  江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建筑与土木学部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还兼任中国节能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研究会副理事长,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分中心中方主任;IPCC(国际气候变化研究)评估报告写作组核心作者,IEA(国际能源组织)ECBCS(建筑与社区节能)合作项目理事会成员(中国代表);连续10年发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以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马一太:博士,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曾任天津大学热能系主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应用热力学研究;逆循环(制冷和热泵)节能技术的研究;混合工质节能及自然工质研究;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等工作。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1年获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全国第三,本校第一);2014年荣获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30年“研究生教育突出贡献奖”

  代表项目:1.制冷热泵系统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的动态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59576045)1995-1998,第一完成人。2.自然工质超临界循环热泵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6028)1999-2001,第一完成人。3.二氧化碳超临界逆循环的应用基础研究,博士点基金(98005632) 1998-2000,第一完成人。4.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超临界循环的研究,天津科学基金(983605811)1998-2000,第一完成人。5.新型绿色环保制冷剂及相关设备技术研制,企业合作,2001-2002,第一完成人。6.超临界二氧化碳放热及膨胀作功特性研究,博士点基金(D0200105), 2002-2004,项目负责人。7. CO2膨胀机技术CO2 Expander Technology, UTRC国际合作项目,2002-2003,第一完成人。8.城市地热利用系统的节能与资源保护,TD211-95-0106天津大学211工程标志性成果管理项目,100万元,1998.10-1999.12,第一完成人。9.新型高效热泵的开发研制,企业合作,2003-2004,项目负责人。

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坛(图3)

  徐伟,1964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住建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制冷学会(IIR)E2委员会副主席,住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城镇供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编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全国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主持编制编译并出版了《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供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供暖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指南》等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了人民大会堂空调部分改造工程、中国计量院石油螺纹中心楼恒温恒湿工程、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樱花山庄空调设计、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空调及弱电改造设计、国家航天局导弹测试中心831工程空调设计、北京北苑家园地热热泵系统工程设计,北京海洋馆空调系统测试、诊断及改造设计等重要的设计和施工工程。

  刘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热能工程专业。现任北京市热力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 淮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供热与通风专业,2004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理事。

  陈亚飞,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书记、副院长。“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长。兼任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层气利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洁净煤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转化分会副理事长,精细煤焦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等。

  江绍辉,教授级高工,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院总支书记,沈阳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论文著作:《国内两段炉煤气站发展状况》、《浅谈煤气化原料路线的选择及其与之配套的原料加工、制气改造、工艺控制》、《浅议煤气脱硫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发生炉煤气站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液化气掺混空气供中小城市民用》、《LSC--76湿式电除尘器的设计》、《国内电厂脱硫方法选择》。 曾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燃气(燃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锅炉房》一等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锅炉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沈西燃气公司煤气站》、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城镇供热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三等奖。

  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从事燃气输配工程、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具检测技术研发等工作30余年。是住建部燃气专家、燃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燃气热力研究院院长,华北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燃气专业首席专家。

  郑州轻工业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现任郑州欧纳尔冷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2年开始涉足空气源热泵的研发与应用工作,先后开发出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的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低温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组、低温适用的大型能源塔热泵系统。研发的“一种强化传热翅”、“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及其翅片”获得发明专利。在《制冷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有关热泵应用的论文。

  郭建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3年06月至2004年10月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现任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委书记、行长。

  杨巍巍,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高级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5年-2008年工作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至今工作于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从事工业余热利用、集中供热节能工作。

  2008年参与“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的研究与关键设备开发,并于2010年参加全国第一个大型示范项目“大同第一热电厂余热回收项目”的实施。2012年,参与“基于喷淋换热的燃气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的研发并主持两项示范工程。2014年,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向燃煤方向推广,与减排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与减排一体化技术”,并在济南实施了示范工程。

  陈佳铭,北京大学学士学位,从事软件研发十二年,从事供热行业软件研发十年,曾任北京博达兴创科技股份公司项目部组长、经理,现任运营总监。

  丁继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工程师,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检测实验技术中心主任,员。

  河北省新产品鉴定成果“一种带报警装置的智能保温管道”主要完成人;河北省新技术鉴定成果“一种保温管一步法成型工艺”主要完成人;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直埋供热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研发项目组核心成员;河北省保温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团队主要成员;河北省喷涂缠绕保温管工程实验室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包振新,高级工程师。1986-1992年在鲁木齐锅炉房工作(技术员);1993-1997年 乌鲁木齐热力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人员);1998-2002年 自治区建设厅项目办公室(项目管理);2003-2007年 乌鲁木齐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2008至今乌鲁木齐市热力总公司项目办(主任)。